好莱坞,最终还是也延期了一年。不过,不卖座了。
至少,这电影依然是观众们翘首以盼的史诗巨作。再加上有丹尼斯·维伦纽瓦在《边境杀手》、《降临》、《银翼杀手2049》之后到达「神级导演」的地步,主流好莱坞电影不卖座了,更增加了影迷对这电影的期待。这个被誉为科幻文学的经典之作,
比如,早在1984年就被卫·林奇拍成电影,全球最卖座的“速度与”这IP,可惜票房与口碑均遭滑铁卢。如今,第7在24.23亿票房,这《沙丘》转到了丹尼斯·维伦纽瓦的手上,第8在26.7亿票房,也不知会不会拍出全新视野?获不获得观众的认可?原著的《沙丘》小说多达六曲,但是等到第9仅13.92亿票房。
票房在电影市场是还挺高,这电影在开始的时候也开宗明义告诉观众,但是相比较起前些年,这只是第一分。作为一史诗式科幻巨作,差的实在是太远了。
如果你仔细翻阅票房榜单,当然就有如《指环王》、《星球战》一类作品般有着深刻的世界观,能发现——
好莱坞片在的日子真的很不好过。
无论是《神奇女侠1984》,还是《花木兰》,在票房和口碑上都遭遇到了惨败。
CNN有评论员发刊说:“如果不再需要好莱坞,美国电影工业会受到巨冲击。”
什么冲击,自然是金主的冲击,
好莱坞失去了票房,意味着许多依赖市场的影视公司将面临危机或倒闭。
这没有危言耸听的意思:在过去三十年,好莱坞就是片和高票房的代名词。
1994年,的平均电影票价是6元,好莱坞的《亡命天涯》在卖到了15元一张票。
那会许多城市还没有放映,刚引进,电影仅在北京,上海,广州在内的6个城市上映。
结果,在1994年,这片票房是2500万。四年之后,卡梅隆的《泰坦尼克号》席卷,刮走了3.6亿票房,霸榜影视票房11年。
2009年,有一轰动全球的电影,在以12.8亿票房坐下冠军的电影叫《阿凡达》。
詹姆斯·卡梅隆摄制的《阿凡达》
那一年,年度票房榜单是这样的:
第一名:《阿凡达》 票房:12.8亿
第二名:《2012》 票房:4.5亿
第三名:《变形金刚2》 票房:4.3亿
第四名:《业》 票房:4.2亿
第五名:《十月围城》 票房:2.9亿
在前三名中,没有国产电影,此外第一名的《阿凡达》比“345名”票房加起来还多。
从1994年开始,每年引进十片,2001年,加入WTO后,十增加到了二十。
后来,2012年签署了中美电影备忘录,分账片增加至三十四。
好莱坞在电影市场的“横冲直撞”,冲击了襁褓之中的国产电影,广电总不得不出面,限制好莱坞电影在的放映时间。
于是,就有了后来的“国产电影保护月”,刚开始国产电影不争气,在票房表现上,好莱坞依旧冲击着一切,国产电影没还手能力。
故事的转折点是2019年,
电影的票房榜单上,前十名有八名是华语电影,等到2020年,DC的《神奇女侠1984》1.6亿票房,《花木兰》2.78亿.....
好莱坞电影集体在溃败。
溃败,不仅是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审美疲劳的问题,背后也有着“资本主义竞争”带来的困境:好莱坞的顶级电影公司消失了,没有竞争了。
问题1:内缺乏竞争
过去闻名全球的是好莱坞电影公司:华纳兄弟、米高梅、派拉蒙、哥伦比亚、环球、联美、20世纪福克斯、迪士尼。
经过多年运营之后,只剩下华纳,派拉蒙,环球,迪士,其他的要不然面临破产重组,要不然就是卖给其他亨了。
好莱坞掌握着世界上最顶尖的电影工业水平,但顶级公司的减少,行业竞争小了。
创新要花钱而且极有可能失败。
现在的好莱坞不需要花很多钱去搞创新,他们不需要花钱,也能靠吃技术赚很多钱,而搞技术最钱也最容易赚钱的就是做IP。
于是,顶级电影公司都在搞IP宇宙,迪士尼旗下的漫威做“漫威宇宙”,华纳做“DC拓展宇宙”,传球影业靠着哥斯拉做“怪兽宇宙”....
在过去,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全面压制世界电影,有两点主要原因:
第一、技术全面压制。
第二、文化全面压制。
但是技术全面压制,似乎走不通了,2012年没有任何特效的《泰囧》在突破10亿票房,宣告着观众的审美倾向不仅仅只有爆米花特效。
好莱坞在当下还有市场,靠着“顶级电影工业制造水平”的那口气,但越来越多的观众已经不再吃好莱坞顶级技术那套了。
技术是还在全面压制着,但是它已经不再赚钱了。
结果就是,好莱坞技术还在不断在进步,但是它没有更好的叙事方式了。
问题2:叙事方式的困境
家老生常谈的好莱坞审美疲劳,其实疲劳的就是故事的叙事方式。好莱坞的片是怎么叙事的,就是以漫威为代表的商业电影叙事——
人类面前空气绝后的灭亡式的灾难,威胁,然后超级英雄站出来力挽狂澜,拯救世界。
这样的拍法,拍得越多,观众越麻木,麻木到观众对视觉效果的特效也没兴趣了,如果一个商业电影的故事不能被观众记住,这商业电影肯定是要死的。
过去电影在发展的时候,好莱坞电影也是有未来的。
过去,电影有苏联蒙太奇学派,有德国表现主义,有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,它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人,滋生了一代电影师,好莱坞也因此揽了一堆人才。
那会的好莱坞电影,也确实很精彩,耳熟能详的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《泰坦尼克号》《辛德勒的名单》《美丽心灵》都有着精彩的叙事方式。
现在这些精彩的叙事方式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以IP为核心的跨媒介叙事。
迪士尼,是老牌IP了,股价也好,影响力也罢,迪士尼还是那个巨头,但是迪士尼的乐园里你已经很少能看到新面孔了。
漫威宇宙的辉煌也在《复仇者联盟4》落幕后走向了下坡路,外界传言要拍《洛基》的电影版,最后拍成了电视剧。
只是这些IP跨核心的媒介叙事,日益下滑的票房也在说明着,这些IP不再成为宠儿。
问题3:电影背后的被质疑
前面,我写了好莱坞能横行霸道世界电影的2点:
第一、技术全面压制。
第二、文化全面压制。
在技术全面压制但不被重视的现状下,好莱坞的文化压制也失去了竞争力。
好莱坞背后的美国在被质疑。
作为美国意识形态传播的根据地,好莱坞一直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
电影《阿甘正传》便是最好的证明,阿甘的成功到底是什么?
“真诚,善良,忠诚,坚持,坚韧,努力,偏执,运气,天赋...”
点击播放 GIF 0.0M
但这真的是阿甘成功的原因吗?不是的,阿甘成功的原因,是编剧要他成功。
你觉得一个智商只有75的人能够成为百万富翁吗?可以,刮彩票。
《阿甘正传》能够打败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不是电影要优秀,而是它符合了美国的“正确”。
上世纪90年代末,美国内矛盾越发明显,整个社会思潮充斥着“反智主义”,人们通过贬低现代文明,崇尚原始的反智,来完成底层的自我保护行为。
它是内矛盾的缓冲地带。
还有当年《2012》,美国精英丢掉了贫困的百姓,跑去坐了诺亚方舟,丢掉的人怎么算?
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:人们走出诺亚方舟,这个重建工作要怎么做?人类的多元的社会体制的矛盾如何解决,联合组织的决策者是谁,种族问题该如何解决?
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太广。导演与编剧压根就没有能力来处理这个庞的社会,政治,经济,哲学上的问题,导演拍不了续集。
后来的《权力的游戏》《地球百子》《人类清除计划》都陷入了这困境....
好莱坞故事概念是很强,但是没有导演不敢往下拍,往下拍是打自己的脸。
往下拍要反抗的可不是那种创造这个“清除计划”的人,而是这个体制。后续怎么拍?那就只有在找平行线,在相同的叙事方式中,换不同的主角。
于是又回到了之前那个话题,技术在进步,但是叙事方式没改变。
一边是海外市场的文化觉醒,
一边说美国内的激烈矛盾。
好莱坞,最终还是也延期了一年。不过,无力改变,于是被迫走向了样板戏。
问题4:“好莱坞样板戏”
观众很讨厌样板戏,这点从过去不卖座的主旋律就能看出来,所以当观众连自己家样板戏也不喜欢的时候,更不会喜欢别人家的样板戏。
在所谓的“美国正确”下,美国好莱坞片的题材,剧情越来越固化,人物形象也越老越脸谱化,成为了技术包装下的美国样板戏。
什么是“好莱坞样板戏”?就是黑人,女人勇敢,黄人狡诈,白人邪恶的模板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电影不可能脱离政治去谈独立的,电影作为舆论引导与教育的功能从未离开过。
好莱坞知道这点,
现在世界电影观众也知道这点。
问题就在于,好莱坞电影暴露了,它在不断在掩盖群众的“性”的问题,以超级英雄所代表的精英“神性”的遮羞布被世界文化被揭开了。
好莱坞的技术还在进步,
但已经不再让人感到惊喜了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当然,好莱坞的好电影还是需要虚心学的的,更何况我们电影也有自己的问题,
跟好莱坞消失的顶级电影公司一样,的顶级电影公司也缺乏竞争...
我们的平台几乎包揽了影视市场的壁江山,而平台的背后都是互联网公司,
前车之鉴,有些问题我们是不能犯的。
免责声明: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